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来源:市科技局 浏览量:616 发布时间: 2021-11-01 字体: [ ]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广元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一、科技和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科技和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意见》、《关于推广清洁能源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建成省市科普教育基地11个、各类培训基地997个。科技合作交流不断深化,成功举办了“2008高校书记校长地震灾后广元行”、“低碳重建与企业发展国际论坛”等重大科技交流活动,率先与四川省科技厅建立了厅市工作会商制度。

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成功申报广元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及3个省级特色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技术创新方法培育企业10家、民营科技企业68家,建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农业创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组建各级科技特派员团队18个,选派特派员217人,建成全省重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区2个。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专利申请量持续快速增加,2010年专利申请量达255件,比2005年增长170%,增幅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广元经济开发区被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市转化实施专利技术184项,实现产值21亿元,利税2.88亿元。201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9%,比2005年增长11个百分点。

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加快。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计划项目500项,争取国省科技项目43项。引进推广应用重大科技成果230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30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32项,其中省级奖项14项。实施科技富民促进行动计划6项、市级重大农业科技专项5项、省市重点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5项。节能减排技术广泛应用,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低碳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依法设立“广元低碳日”,大力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活动,低碳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低碳发展氛围日渐浓厚。努力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城镇天然气气化率达72%,农村沼气入户率达50%。低碳产业快速发展,万元GDP能耗持续大幅下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2%,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达到1244万吨。低碳交通网络逐步形成,投放便民自行车1000辆, CNG汽车达到1773辆。实施“世博绿色出行”公交卡碳中和等碳交易项目5个,全市申报和已被受理的碳交易项目总额达1.75亿元人民币。荣获“低碳中国贡献城市”、“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称号。

(二)“十二五”科技和知识产权发展面临的形势

从国内看,为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未来五年国家将把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新技术研究,继续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计划,大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省内看,未来五年我省将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加速成果转化为中心任务,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要途径,以整合科技资源为切入手段,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三大工程,深化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科技支撑、科技服务民生三大行动。从市内看,市第六次党代会作出“把广元基本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战略部署,将进一步推动科教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这为我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巨大空间,也为推动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同时也要看到,我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发展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区域创新体系不健全,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乏,科技资源分散,特别是军工科技潜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把握好机遇,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推动科技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构建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以低碳发展为路径,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四大工程,做好“壮大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三篇文章,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攻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关键瓶颈技术。

坚持统筹发展。既注重集成科技资源,突破关键技术,推动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又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低碳路径。以清洁能源优势为支撑,以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生态广元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为载体,以技术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节能减排、增加碳汇为目标,从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公民意识着手,全力推进低碳发展。

坚持企业主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技创新。

坚持开放合作。在充分发挥本地科教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市校合作,切实强化产学研建设,建立稳定的合作创新机制,借力引智推动科技创新。

坚持民生优先。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贯穿于科技和知识产权发展的始终,更加注重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实现科技富民与科教强市的有机统一。

(三)发展目标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重点产业领域竞争力稳步提升。到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500件,其中发明专利比重达30%以上;培育省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0家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创建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自主创新环境持续改善。支撑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备,科技资源进一步壮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到2015年,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创新战略联盟5家。

科技投入力度大幅提高。到2015年,市本级财政科学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0万人以上,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研发人员总量达1万人以上,并大力培育高层次科技杰出贡献人才。

三、重点发展领域

(一)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领域

依托广元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实施太阳能电池、工程机械配套设备、汽车电子等军转民项目,大力开发地面控制系统、气象雷达、LED显示屏等电子产品以及电连接器、椭圆软波导等新型电压敏、热敏、气敏电子元器件和聚芳醚醚腈、多晶硅等电子原材料积极开发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抓好液晶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提高平板显示器件的自主发展能力,积极发展物联网技术,完善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的上游产业链,促进电子产品整机、电子组件、电子原材料与元器件产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四川广元),力争到2015年基地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二)现代农业领域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建立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科技培训。大力实施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农林畜产品新品种选育攻关和引进推广力度,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林产品丰产栽培技术,重大疫病的诊断监测与防控技术、设施栽培、生猪标准化健康养殖、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信息化、生物质循环利用等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猕猴桃、茶叶、核桃、油橄榄、食用菌、烟叶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培育龙头加工企业,着力开发以“广元七绝”和“剑门关土鸡”为代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金属产业领域

以有色金属(泡沫铝、电解铝、电解锰)及其制品(轮毂、铁合金以及其他铝型材)为重点,大力开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技术、产品生产及检验技术、生产节能降耗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积极推广利用先进的有色冶金设备和装备,着力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模式及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现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系列产品链条。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大力支持以铝、锰、钢铁、碳素为主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产业发展。

(四)能源化工领域

组织力量攻克主要耗能领域的节能关键技术,积极支持开发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指导企业加强对能源装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提高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终端能源利用效率和一次能源利用效率。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天然气钻采配套及综合利用领域等重大能源技术的研发,重点支持和发展天然气化工、硫化工、天然气能源、天然气勘探开发配套、油砂开发及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大力促进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

(五)新型建材领域

强化建材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大力推进环保陶瓷、新型墙体材料等产品研发与生产,积极推进泡沫铝、加气混凝土等新技术的运用,大力发展新型管材、优质节能复合门窗、环保型沥青改性剂与密封材料、水性化功能化高性能建筑涂料等新型建材产业。鼓励支持应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改造提升水泥、玻璃、饰面石材、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传统产业。

(六)生物医药领域

抓好柴胡、川明参等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深加工研究,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加快现代生物技术、医药化工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在新药创制中的应用,攻克新药创制关键技术,推进新型生物技术药物和化学药物的自主创制与产业化。建立以规模仓储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药材物流储存、养护系统,形成川产道地药材和川产大宗药材的自动拣选、储存、养护、信息服务、运输的一体化的现代中药材物流中心。

(七)民生科技领域

加强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重点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先进的污水(废气)处理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城市垃圾低成本处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努力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重点推进工程

(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7个,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企业30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培育和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着力构建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一步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立健全市、县(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力争每年转化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成果30项、工业高新技术成果20项,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积极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全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重点资助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完善投融资体系,为战略性新型产业产品研发生产提供资金支持。优先发展8大战略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新兴产品科技项目20项,培育战略新兴产品50个,把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三)技术创新工程

认真组织实施《四川省技术创新工程广元市试点方案》,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重点研发和引进对我市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鼓励支持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重点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抓好旺苍循环经济、元坝区新材料、广元军民融合等三个省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建成创新型(试点)企业达50家,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个,实施省技术创新工程项目20项,争取创建省技术创新工程示范企业10家,建立农业技术创新联盟5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

大力培育示范性知识产权优势中小企业集聚区,推进集聚区知识产权管理运行体系建设。指导和支持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规划,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运用知识产权等各类创新资源,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能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培训,着力提高中小企业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建立完善中小企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法律援助机制,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的良好外部环境。培育形成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中小企业集聚区,建立7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辅导服务机构,培训200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育形成5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中小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优化政策环境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激励政策,不断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发挥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加大科技奖励力度,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形成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环境。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积极开展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质押和股权质押贷款试点,支持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

(二)完善创新运行机制

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积极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加快各类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和行业自律方向发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壮大科技资源,落实“一抓一”目标责任,丰富科技工作手段,努力形成大科技工作格局。

(三)加大创新投入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机构及其他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集中优势科技资源,重点支持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开发,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组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积极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业务,扩展资本与项目的对接渠道,使风险投资成为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重要融资渠道。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科技人才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针对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重大科技专项,培养和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金融、管理等专业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加快企业技术研发骨干和高素质的企业职工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企业就业,促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增设科技人才奖励种类,加大奖励力度,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活力。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完善举报投诉网络,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建立维权援助、重大案件通报和纠纷快速解决机制,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工作,推动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等维权组织、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和重大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提高行业自律、企业维权能力和水平。

(六)强化科学技术普及和知识产权宣传

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认真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资源开发和共享、科学教育与培训等四大基础工程,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科普投入,着力构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全市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Copyright 2019 stip.cngy.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科学技术局 办公地址: 四川省广元市人民路南段93号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3356号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40号
联系电话: 0839-3263090 网站标识码:5108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