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广元那些最为辉煌的红色记忆(二)
发布时间:2021-04-23 10:23
来源:广元新闻网
分享:
广元地区早期农民起义和武装暴动
从1932年起,随着广元境内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广元境内党领导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随之风生水起,农民暴动、农民起义不断展开。大有升钟起义,小有苍溪接二连三的农民起义。
一、升钟起义
1932年发生在四川南部县升钟、保城以及广元剑阁金仙地区的农民起义,地域涉及南部阆中、广元苍溪剑阁、绵阳盐亭5县,有4个游击大队和农会会员1万多人参加起义,是四川党的地下组织发起的一次具有历史影响力的起义,对接应红四方面军入川和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积极作用。升钟起义,又称“升(钟)保(城)暴动”或“升保暴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七”会议发动武装斗争的精神和为迎接红四方面军入川,1932年秋,当时的中共南充中心县委多次研究部署升钟起义的问题。这是因为,1931年中共升钟区委成立后,下辖6个支部和一个特支,有党员100余人。此时,升钟地区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成立农协会后,就有农协会会员8000余人,为升钟起义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由中共四川省委、南充中心县委组织领导实施的升钟起义在现在所在的升钟水库地区拉开序幕。负责升钟起义的领导人有四川省委特派员覃文,有南充中心县委军委罗南辉、张友明、李汎山等。整个起义由张友民任总指挥,覃文负责政治工作,罗南辉负责军事指挥。
1932年11月25日晚,张友民指挥4支游击大队共1万多农民发起起义。经过一夜激战,升钟区公所被张友民带领的升钟区两支游击队攻下,全歼守敌。距升钟寺20多华里外的保城区公所,被保城区和袁家沟两支游击大队联合拿下,活捉了伪区长和保安团长。升钟起义初战宣告胜利。26日上午,4支游击大队在铁炉寺会师,整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川北红军支队”,打出了“川北工农红军”的军旗。
升钟起义打响后,四川军阀田颂尧调集南部、阆中、剑阁、盐亭等县的武装,兵分多路进行围剿。战斗主要集中在升钟地区的瓦磁山一带。12月1日,田颂尧部和地方武装分4路围攻起义部队坚守的瓦磁山阵地。坚持到12月4日,终因敌强我弱,寡不敌众,坚持了9天的升钟起义最终失败。在起义队伍中,来自剑阁袁家沟的游击大队值得一提,他们攻占圆柏树,打下保城区,会师铁炉寺,血战瓦磁山,26人被俘牺牲,为升钟起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升钟起义虽然失败,但播下的革命火种却没有熄灭。据史料记载:升钟地区除这一次武装起义外,此后还有两次武装斗争,一次是1933年初红四方面军已经入川,中共川陕省委指派于江震、项治平等到升钟恢复革命武装,配合红四方面军作战。但终因敌众我寡,在敌人的大规模围剿下,游击队不得不化整为零,突围转移。第二次是1934年12月,为配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于江震、项治平再次来到升钟,成立了红军游击队,又一次打出“川北工农红军”的旗号,策应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1935年4月1日,在“川北工农红军”的基础上,组建了3000多人的红军独立师,于江震任师长兼政委,项治平为副师长,全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
地处偏僻并远离革命中心的升钟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反映了中国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普遍性,有力地证明了中国革命走从农村包围城市之路的正确性。同时,升钟起义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川北及广元地区的影响,唤醒了川北地区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为红四方面军入川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一·九”兵变
1935年1月9日晨,剑阁江口境内高石坎驻防的川军28军第6混成旅2团6连,在中共支部负责人阮自强、吴建初、李奇柱(连长)等领导下发动兵变。经激战,肢解川军两个连后,起义部队剩余57人东渡嘉陵江投奔准备西渡嘉陵江接应中央红军的红四方面军,成为光荣的红军战士,参加了伟大的长征。
早在1933年,6连驻防四川崇宁县(今成都郫都区)期间,中共地下组织就在这个连发展党员。连长李奇柱、士兵吴建初、郭林森等先进分子被吸收入党。其后,四川省军委派党员阮自强进入6连正式建立中共支部,阮自强担任支部书记。支部党员利用同乡、同学、亲朋关系,宣传革命,发展积极分子。1934年10月,部队移防剑阁江口高石坎嘉陵江防线后,与红四方面军一江之隔,决定发动兵变,投靠红军。1935年1月9日,兵变成功。
三、芶英寨农民起义
1933年2月,苍溪芶英寨游击队成立,陈子谦任队长,陈洪钧任指导员,队员有500多人。游击队成立后,在红军的支持下,取得了“巧夺芶英寨”和“攻打玄坛庙”战绩。1933年5月,芶英寨游击队在旺苍庙儿湾经过红31军短暂培训和补充枪支弹药后,回到驻地,化装智取了战略要地芶英寨,歼敌30多人。攻打玄坛庙是芶英寨游击队配合红军打的一次仗,经过战斗,不仅控制了玄坛庙,还占领了敌人重点防守的三川寺。当年6月,从中精选队员150多人到广元九华岩参加红军,被整编为红31军91师771团3营特务连,成为红军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
四、三堆石农民起义
1933年1月下旬,苍溪三堆石农会、妇联会在中共三堆石区委领导下建立游击队,队员是从农会、妇女会中选拔出来的,有30多人,由赵鲁平担任队长。下分两个小队,每个小队15人,队长分别是孟小川、郑枢。赵鲁平、孟小川、郑枢都是在外地读书回乡的,他们回来后就积极建立农会,发展学员。3月28日,正式武装暴动,首战就是逮捕枪毙三堆石黄甲长。随后又处决了本地土豪恶霸马老四、苟大树,开辟了三堆石游击区。4月22日,三堆石游击队扩编为游击大队,5月8日改为“三堆石独立营”。5月12日,三堆石、红山庙、四蛮寨3个独立营合编为三堆石独立团。11月,1200余人集体开赴万源,被编入红30军88、89两师。
五、四蛮寨农民起义
1933年4月,中共四蛮寨区委建立后,同年5月,在四蛮寨五郞庙正式成立游击队,有30多人,宣布起义,番号为“中国共产党四蛮寨游击队”,由舒宁、李开湘负责。没几天,队伍就发展到100多人。接着,组织了赤卫队、儿童团,队伍又很快发展到300多人,游击队扩建为四蛮寨独立营,开辟了四蛮寨游击区。其间,有240多名游击队战士先后到长赤等地参加了红军。四蛮寨游击区的创建,沉重打击了地方恶霸和民团的嚣张气焰,加速了地方革命力量的发展,有力地配合了红四方面军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